怀宁县实验小学 苏晓琼
一.说教材
这是一篇童话,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,为小白兔解除灾祸,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
事。文章文质兼美、极有意境、极富童趣,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,激发学生的想象,陶冶学生的
情操,使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,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。课文以连环画
的形式出现,课文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,易于激发学习兴趣,也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
和便用教材。本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,看图读文,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,激发学生学习
语文的成就感,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.。
二.说理念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学生是学习的主人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注重培养学生自主
学习的意识和习惯,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得到了新的定位,教师是
为学生服务的,为学生提供方便的,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,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指导学生积
极主动地学习,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。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
,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三.说目标
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,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:1.认识10个生字;会写“瓜、衣、
来”三个字;认识1个偏旁“孑”;知道“香”是多义词;“又”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2
.理解重点词句,知道雪化成水、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。3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
文。4.了解课文内容,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。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:
“雪孩子化了”和“雪孩子飞到空中,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”这两句话,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
云,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。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,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,理解起
来是极有难度的。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“雪化成水、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”,将复杂的问
题简单化,抽象的问题具体化,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。
四.说过程
1.谈话导入,激发兴趣。教师伊始用甜美的声音、盈盈的笑意、形象的图片说:“同学们,今天老
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,你们看,这是什么呀?”(雪孩子、雪人、雪娃娃……)将此图片贴
在黑板上,板书课题,再问学生:“谁认识这个字(孩)?”“你是怎么认识的?”同学们畅所欲
言,最后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:可以问老师、问同学、问爸爸、问妈妈、查语文书后面的
生字表,还可以进行猜读,如果以后学会了查字典,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。这部分内容主要学
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,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。
2.创设情境,整体感知。“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?”一个问题引起悬念,然后播放
动画片:大雪无边,快乐无限!学生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。听,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,看,他
们玩得多快乐!动情地朗读,在读中品味、在读中感悟,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和亲身体验中,从
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,使学生主动了解和欣赏了语言所描写的事物,体验了作者所抒发的
情感。然后通过快速地查数,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:知道本课有8个自然段并配有8幅
插图。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、想象能力、形象思维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。在这一部
分初读课文时,对于识字教学提倡差异教学,不强求堂堂过关,人人过关,提倡随文识字,先让学
生亲近文本,感受文本,朗读课文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,然后进行识字检查、展示、交
流和指导。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直接感受,轻让学生孤立认字,以字解字,以词
解词。
3.精读感悟,感情朗读。课文有了刚才情境创设出的基础,学生自然对这篇文章产生了喜爱
之情,此时的心情也是高兴的、舒心的、美丽的。所以第一自然要让学生继续读、老师再范读、再
指名读。通过读,使学生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、领略雪的风采!老师以“你读懂了什么呢?”
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寻问题的答案,进而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。然后采用“自主、合
作、探究”的学习方式,找出“一天一夜、房子上、树上、地上、一片白”等词语都是说雪下得非
常大。第二、三自然段,请同学们讲这幅图的主要意思,再结合画面的内容,体会小白兔往来火里
加柴的原因。(因为屋子里很冷,所以小白兔往火里加了一些柴。)在朗读第八自然段时,我引导
学生去练读,说: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,自己却化了,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。请小朋友自由读
第八段,想一想,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?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,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意
见。有学生可能会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,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,但他用自己的生命
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,雪孩子觉得很高兴,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。有学生可能觉得要读出伤心的
语气。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,自己却化了,小白兔觉得很伤心,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。这样
让孩子鲜活的心灵里有了更丰富的情感!接着我顺势引导所有的孩子来参与,让大家各抒已见,再
根据自己的意见,用自己的方式去读这段话。学生的情感在练读中,在理解课文的情境中得到喷发
,借机更应该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。在个别的朗读中,我让学生的评价代替了自己的评
估。让他们评评站起来读的小朋友读出了什么语气?这样,情感的体验就像我们说的“此时无声胜
有声”的境界,认为从“美”这个词,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。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所以
在这教学中,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。充分信任学生,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,相信学生能
读懂课文,鼓励学生不断探索,寻找自信的力量,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,培养了学生学习
语文的乐趣。对同一篇课文,或同一个人物,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,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。
教师要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、平等、宽容、和谐的教学气氛,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,让学生们根据
自己的理解,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。学生在朗读中,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,对雪孩子舍己救人的
精神给予肯定,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赏,因此才会深深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;而从
另一角度,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,才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。在教学中鼓
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,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、多元化。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自
学能力、概括能力、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